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014309260/2009-00032 信息分类: 政府办公室文件,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通知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09-05-20
文号: 灌政办发〔2009〕71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关于转发县农机局《灌南县水稻种植机械化三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部门:

    县农机局《灌南县水稻种植机械化三年发展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四日
 
 
 
灌南县水稻种植机械化三年发展规划
灌南县农机局
 
(2009年—2011年)
 
推广水稻机插秧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时代赋予“三农”工作的重要使命。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灌南”做出积极贡献,特制定灌南县水稻种植机械化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突破和全面推广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强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示范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全面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规划
1、总体目标。按照“巩固东片,拓展西片,拉动中片”的发展布局,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水稻机插秧示范县。即,全县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70%以上,完成机械化栽插面积38万亩以上。
2、具体指标。2009年,完成机插面积16.5万亩;2010年新增机插面积10万亩,达到26.5万亩;2011年,新增机插面积11.5万亩,实现机插面积38万亩。
3、实施标准。2009年,乡乡有示范方、村村有示范户;2010年,乡乡有整村推进示范村、村村有百亩示范方;2011年,乡乡50%行政村整村推进,余下行政村村村有50%示范户或示范方。
4、机械装备标准。2009年新增插秧机400台,累计保有量达1200台;2010年新增插秧机1200台,累计保有量2400台;2011年新增插秧机1200台,累计保有量3600台。
三、工作原则
1、重点突破和分步推进相结合。重点突破和完善机插秧技术以及引导广大农民改变种植观念两个环节,结合各乡镇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农民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2、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结合。各乡镇区间差异较大,稻田大小不一、泥脚深浅不一、田块之间高差不一、水源条件差异很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不一、经济条件不一。结合各乡镇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
3、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既要靠政府引导,也要靠市场推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强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大对插秧机械的购机补贴扶持,引导广大农民认识、接受并积极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同时,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拓展水稻机插作业市场,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技术优势,主动会同其它部门做好水稻插秧机械的选型配套、对比试验及有关数据收集、宣传、培训等工作,共同加强水稻品种的选择、育苗、植保以及大田肥水管理等技术指导,使农艺和作物形态更适合机械化作业,促进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步伐。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成立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乡镇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专门制定了奖惩激励机制。各乡镇要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强化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农机局将依照本规划,结合乡镇实际,强化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基层农业、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示范宣传,营造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在上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把机插秧推广项目纳入县级财政补贴计划,各乡镇也要加大对水稻生产机械装备的补贴力度。县各有关部门要把机插秧推广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安排、资金投放等方面,优先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装备和技术服务,重点补贴水稻育插秧机械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与集成技术的推广与培训。
三是加强技术服务。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超前谋划,在秋季水稻收割前的各个生长时期开好各类现场、观摩会。县农机推广站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支持,以科技入户为载体,帮助农户掌握技术要领、克服畏难心理;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技能、解答疑问、开展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挂钩结对到户,形成“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应用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四是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把服务组织创建作为机插秧技术推广的主抓手,以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为依托,大力扶持水稻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按照实现年限分解创建目标,确定服务组织创建标准,并不断创新与拓宽服务范围,三年内每个行政村都创建一个机插秧专业合作组织。鼓励机械、技术、资本和服务的联合,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
 
 
 
 
 
 
 
 
 
 
 
 
 
 
 
 
 
 
主题词:农机 规划 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5月14日印发
共印:50份